过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过年初一有什么讲究)
资讯
2023-12-15
231
1. 过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过年初一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代对新年开始的几天有一种说法,从正月初一开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传说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种生物,初一造了鸡,初二造了狗,一直到初七造了人,故一年里最开始的几天,分别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正月初一天气好,家里的鸡就会养得特别好,如果初二天气好,狗就会养得好.依此类推,如果初七天气好,全家人就会平安幸福美好.正月初一鸡日:五德之禽啼 福气满门来中国古代对新年开始的几天有一种说法,从正月初一开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传说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种生物,初一造了鸡,初二造了狗,一直到初七造了人,故一年里最开始的几天,分别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正月初一天气好,家里的鸡就会养得特别好,如果初二天气好,狗就会养得好.依此类推,如果初七天气好,全家人就会平安幸福美好.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民间更将鸡视为吉祥物,开年第一天民间以红纸剪鸡作窗花,而且把这天定为“鸡日”. 在传说中,正月初一还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这一习俗至今还有地方保存着,大年夜将家里扫除干净后,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贴画鸡古时人们喜欢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度朔山上的一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人们在春节剪纸时剪出来的鸡,其实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正月初二狗日:喝下元宝汤 家家祭财神正月初二是女娲造狗的日子,故称“狗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狗,如果当日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狗会养得很好.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的中午还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当年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8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正月初三羊日:烧了门神纸 个人寻生理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 F* D5 c3 U$ K F' {民间在正月初三夜里烧门神纸的习俗,将年节时的松柏枝以及过年挂在门上的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以过后了,又要开始营生,故俗语有云:“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在宋代宫廷里,正月初三是“天庆节”.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真宗颁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又称小年朝,在这一天里,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正月初四猪日:初四顿顿饱 家肥屋又润正月初四是传说中女娲造猪的日子,因此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传说中的灶王爷以及地上诸神在腊月二十四日升天,向玉帝奏报人间诸事,到了正月初四,便会回到人间.因此各家各户惯于这一天里,在厅头供拜牲醴、果品、甜料等物,及烧金纸、神马(纸上印有马形,以供诸神乘驾〉,燃放爆竹,接迎诸神下降,降赐吉祥.俗谓“送神早,接神迟”.民间还认为,送神应于黎明之前,越早越好,反之,接神祭仪一概于过年以后的才举行,而且时间要在中午之后.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由于要准备接神的供品,饭菜特别丰盛,所以才说“初四顿顿饱”.在湖北等地,正月初一是拜父族,正月初二拜母族,正月初三拜妻族,到了正月初四,则开始给其他亲友拜年,哪一日给哪些亲友拜年,是错不得的.在有些地方,这一天也是老板暗示某员工被“炒鱿鱼”的日子.老板拜神时,请来诸员工,独独不请某人,则意味着某人已被“炒鱿鱼”.正月初五牛日:东南西北中 路路遇财神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间认为初一至初四的禁忌在这一天里,都可以打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也有的地方认为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由于初一至初四都不能倒垃圾,以免倒掉“财气”,到了初五这一天,垃圾就不是“财气”,而是“穷土”了,于是这一天里,一定要倒掉垃圾,“送穷出门”.
2. 春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的顺序?
按时间顺序排列为: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七夕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3. 大年初一到十五都都有哪些禁忌?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4. 春节走亲戚五大禁忌?
1,大年初二要看舅、大年初三陪着媳妇回娘家,大年初四要看姑,这是走亲戚的规矩。
2,走亲戚应在早上或者上午,下午不要去亲戚家,这是对亲戚的不重视。
3,走亲戚的时候,不要两手空空,也不要只拎一件礼物,礼物要带双数。
4,进入亲戚家后,不要进卧室,更不要坐在亲戚家的床上,没有经过允许,不能随便动亲戚的东西。
5,当长辈给你拿水果,或者甜点的时候,一定要道谢,并用双手去接,不要坐着不动。
6,去亲戚家的时候,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
7,当你离开亲戚家的时候,要主动告别,并感谢亲戚们的招待。
8,在亲戚家吃饭的时候,如果自己吃完了,就要打声招呼,说大家慢慢吃。
9,在亲戚家喝酒的时候,先给长辈满酒(按照我们山东的风俗,给长辈满2个酒),等长辈喝完了后,再和长辈喝酒。
10,在亲戚家喝酒的时候,如果自己辈分低就别把酒杯放太高(碰杯的时候),该说好话就说好话。
11,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千万别和别人攀比,这样会引起反感的。如果有攀比的人,要离他们远点。
12,去亲戚家,或者亲戚来到你家的时候,千万别问人家这一年赚了多少钱,或者有没有结婚等,这会引起别人反感的。
13,过年走亲戚最忌讳这样:“来往不多,管的挺多,境界不高,眼界挺高,能力不大,口气挺大,根本不熟,装得挺熟”。
14,过年走亲戚,红包要准备好。如果不能按照孩子的实际人数来准备,那么多要预留几个红包。
15,过年走亲戚,先把家的“熊孩子”管好。因为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基本的串门礼仪,而孩子在亲戚家的调皮表现,是做父母的到位不到位的表现。
16,在亲戚家的时候,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大,要多听少说。
17,在亲戚家吃饭的时候,动作幅度要小,更不能妨碍身边其他的人吃饭。
18,在亲戚家,当长辈问你问题的时候,你在回答的时候最好清空嘴里的食物。
19,亲戚之间来往的时候,虽然现在的红包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传统含义,如今变成了一种复杂的人情债,但是我们要记得:红包的本意是驱邪避灾。
20,发红包的时候,发给晚辈的数额一定要一致。
21,过年走亲戚,对长辈一定要优先拜访,这样显得对长辈很尊重。
22,过年走亲戚,衣服穿得要讲究,不能太随便,更不能穿得太单薄,因为一些亲戚先会认衣服的。
2
5. 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为什么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大年初一游百病,不管长幼,只要能自理的,家家户户都要到外面去游玩。如果有狮子、龙灯、彩莲船之类的,会跑去观看,也可以到镇上去看,初一这天街上耍狮子、龙灯、彩莲船的比较多,热闹,初一这天基本上不走亲戚,不串门,也不回娘家,初二回娘家拜年。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初一不出财,回娘家要取红包。也有人说初一属狗,狗属财,要守财,不能出财。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有初一就开始待客的。当然这是我家乡的风俗习惯,有的家族还要
跟据族规,有所不同。我是微笑,把你家过年的风俗习惯分享出来,共同探讨。谢谢关注!请教各位条友,是笼灯还是龙灯?文章里先写的笼灯,后又觉得是要龙,觉得该用""龙”字,想知道大家的想法,谢谢!
6. 为什么有的地方忌讳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灯会在封建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借赏花灯为自己物色对象。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臆想的七夕(七夕是乞巧)。
中国的节日大多与美食有关,元宵节也不例外,这天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汤圆,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寓意是“团团圆圆”,这天别忘了吃汤圆哦。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每到元宵节,很多地方都有赏花灯的传统习俗,寓意是来年平平安安,喜气洋洋,花灯的种类也非常多,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彩灯,把谜语写在纸里,贴在彩灯上供人猜。猜谜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众人响应繁多,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元宵节也是有许多禁忌的,蜡烛来数落一下!不宜杀生。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因此不宜杀生、见血;不要洗头。因为"发"如同发财的发,而在此日洗发,有将财富洗之一空,一年存不下积蓄的意思。大门不要放破鞋。破鞋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在古代人们常用来骂一些不检点的人。大门留有破鞋,结果就导致好运不能进宅。不要做大的机械工作工具或者其他设备。若在当天破损,则意味着来年财富的消失,因此在古代,大多商人都会在此日避免大的机械动工运作,以避免坏事发生。元宵节当日,不要借给别人钱,据说这样做的话,会把你的运气借走。元宵节那天避免说脏话或晦气话。据说当天若说了脏话或晦气话,今年就容易祸从口出,带来不吉利的事。再有就是元宵节米缸不能见底,最好把米装满米缸。因为米缸见底,旧有断炊堪虞之说。最后就是不能打骂孩子,避免孩子哭泣。传言,正月十五还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要以喜庆为主。若孩子因父母的打骂责备而哭哭啼啼,是会给家庭带来衰运的。因此,父母要尽量别让孩子哭闹。至于正月十五忌讳女儿回娘家,应该是各地的风俗,蜡烛这里没有这个风俗!究其原因,无非是把嫁出去的女儿当做外人而已吧!7. 春节习俗初一饺子初二面?
问:春节习俗"初一饺子初二面,为何初一吃饺子?初三初四又吃啥?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为什么初一吃饺子?因为饺子原为"交子″,是旧岁新年"交在子时″,因"交饺″二字是谐音,饺子形如元宝,吃饺子就是新年招财进宝之意,所以大年初一要吃饺子。
初二吃面条,寓意是幸福的生活长长远远。
初三包盒子吃,盒子在锅里煮时是转的,这叫"初三的盒子往家转″,转乃赚也,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赚大钱,发大财,而且是往家里赚。
初四烙饼炒鸡蛋,烙饼要翻个,翻个就是翻身,烙饼就是取翻身之意,好日子要翻着个的往上升。
初五是破五,破五就要剁小人,剁完小人捏小人,煮小人,那就还是饺子。没有小人就是没有是非,沒有是非就万事如意了。
祝朋友们鼠年万事如意!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过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过年初一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代对新年开始的几天有一种说法,从正月初一开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传说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种生物,初一造了鸡,初二造了狗,一直到初七造了人,故一年里最开始的几天,分别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正月初一天气好,家里的鸡就会养得特别好,如果初二天气好,狗就会养得好.依此类推,如果初七天气好,全家人就会平安幸福美好.正月初一鸡日:五德之禽啼 福气满门来中国古代对新年开始的几天有一种说法,从正月初一开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传说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种生物,初一造了鸡,初二造了狗,一直到初七造了人,故一年里最开始的几天,分别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正月初一天气好,家里的鸡就会养得特别好,如果初二天气好,狗就会养得好.依此类推,如果初七天气好,全家人就会平安幸福美好.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民间更将鸡视为吉祥物,开年第一天民间以红纸剪鸡作窗花,而且把这天定为“鸡日”. 在传说中,正月初一还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这一习俗至今还有地方保存着,大年夜将家里扫除干净后,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贴画鸡古时人们喜欢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度朔山上的一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人们在春节剪纸时剪出来的鸡,其实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正月初二狗日:喝下元宝汤 家家祭财神正月初二是女娲造狗的日子,故称“狗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狗,如果当日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狗会养得很好.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的中午还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当年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8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正月初三羊日:烧了门神纸 个人寻生理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 F* D5 c3 U$ K F' {民间在正月初三夜里烧门神纸的习俗,将年节时的松柏枝以及过年挂在门上的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以过后了,又要开始营生,故俗语有云:“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在宋代宫廷里,正月初三是“天庆节”.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真宗颁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又称小年朝,在这一天里,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正月初四猪日:初四顿顿饱 家肥屋又润正月初四是传说中女娲造猪的日子,因此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传说中的灶王爷以及地上诸神在腊月二十四日升天,向玉帝奏报人间诸事,到了正月初四,便会回到人间.因此各家各户惯于这一天里,在厅头供拜牲醴、果品、甜料等物,及烧金纸、神马(纸上印有马形,以供诸神乘驾〉,燃放爆竹,接迎诸神下降,降赐吉祥.俗谓“送神早,接神迟”.民间还认为,送神应于黎明之前,越早越好,反之,接神祭仪一概于过年以后的才举行,而且时间要在中午之后.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由于要准备接神的供品,饭菜特别丰盛,所以才说“初四顿顿饱”.在湖北等地,正月初一是拜父族,正月初二拜母族,正月初三拜妻族,到了正月初四,则开始给其他亲友拜年,哪一日给哪些亲友拜年,是错不得的.在有些地方,这一天也是老板暗示某员工被“炒鱿鱼”的日子.老板拜神时,请来诸员工,独独不请某人,则意味着某人已被“炒鱿鱼”.正月初五牛日:东南西北中 路路遇财神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间认为初一至初四的禁忌在这一天里,都可以打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也有的地方认为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由于初一至初四都不能倒垃圾,以免倒掉“财气”,到了初五这一天,垃圾就不是“财气”,而是“穷土”了,于是这一天里,一定要倒掉垃圾,“送穷出门”.
2. 春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的顺序?
按时间顺序排列为: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七夕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3. 大年初一到十五都都有哪些禁忌?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4. 春节走亲戚五大禁忌?
1,大年初二要看舅、大年初三陪着媳妇回娘家,大年初四要看姑,这是走亲戚的规矩。
2,走亲戚应在早上或者上午,下午不要去亲戚家,这是对亲戚的不重视。
3,走亲戚的时候,不要两手空空,也不要只拎一件礼物,礼物要带双数。
4,进入亲戚家后,不要进卧室,更不要坐在亲戚家的床上,没有经过允许,不能随便动亲戚的东西。
5,当长辈给你拿水果,或者甜点的时候,一定要道谢,并用双手去接,不要坐着不动。
6,去亲戚家的时候,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
7,当你离开亲戚家的时候,要主动告别,并感谢亲戚们的招待。
8,在亲戚家吃饭的时候,如果自己吃完了,就要打声招呼,说大家慢慢吃。
9,在亲戚家喝酒的时候,先给长辈满酒(按照我们山东的风俗,给长辈满2个酒),等长辈喝完了后,再和长辈喝酒。
10,在亲戚家喝酒的时候,如果自己辈分低就别把酒杯放太高(碰杯的时候),该说好话就说好话。
11,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千万别和别人攀比,这样会引起反感的。如果有攀比的人,要离他们远点。
12,去亲戚家,或者亲戚来到你家的时候,千万别问人家这一年赚了多少钱,或者有没有结婚等,这会引起别人反感的。
13,过年走亲戚最忌讳这样:“来往不多,管的挺多,境界不高,眼界挺高,能力不大,口气挺大,根本不熟,装得挺熟”。
14,过年走亲戚,红包要准备好。如果不能按照孩子的实际人数来准备,那么多要预留几个红包。
15,过年走亲戚,先把家的“熊孩子”管好。因为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基本的串门礼仪,而孩子在亲戚家的调皮表现,是做父母的到位不到位的表现。
16,在亲戚家的时候,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大,要多听少说。
17,在亲戚家吃饭的时候,动作幅度要小,更不能妨碍身边其他的人吃饭。
18,在亲戚家,当长辈问你问题的时候,你在回答的时候最好清空嘴里的食物。
19,亲戚之间来往的时候,虽然现在的红包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传统含义,如今变成了一种复杂的人情债,但是我们要记得:红包的本意是驱邪避灾。
20,发红包的时候,发给晚辈的数额一定要一致。
21,过年走亲戚,对长辈一定要优先拜访,这样显得对长辈很尊重。
22,过年走亲戚,衣服穿得要讲究,不能太随便,更不能穿得太单薄,因为一些亲戚先会认衣服的。
2
5. 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为什么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大年初一游百病,不管长幼,只要能自理的,家家户户都要到外面去游玩。如果有狮子、龙灯、彩莲船之类的,会跑去观看,也可以到镇上去看,初一这天街上耍狮子、龙灯、彩莲船的比较多,热闹,初一这天基本上不走亲戚,不串门,也不回娘家,初二回娘家拜年。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初一不出财,回娘家要取红包。也有人说初一属狗,狗属财,要守财,不能出财。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有初一就开始待客的。当然这是我家乡的风俗习惯,有的家族还要
跟据族规,有所不同。我是微笑,把你家过年的风俗习惯分享出来,共同探讨。谢谢关注!请教各位条友,是笼灯还是龙灯?文章里先写的笼灯,后又觉得是要龙,觉得该用""龙”字,想知道大家的想法,谢谢!
6. 为什么有的地方忌讳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灯会在封建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借赏花灯为自己物色对象。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臆想的七夕(七夕是乞巧)。
中国的节日大多与美食有关,元宵节也不例外,这天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汤圆,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寓意是“团团圆圆”,这天别忘了吃汤圆哦。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每到元宵节,很多地方都有赏花灯的传统习俗,寓意是来年平平安安,喜气洋洋,花灯的种类也非常多,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彩灯,把谜语写在纸里,贴在彩灯上供人猜。猜谜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众人响应繁多,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元宵节也是有许多禁忌的,蜡烛来数落一下!不宜杀生。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因此不宜杀生、见血;不要洗头。因为"发"如同发财的发,而在此日洗发,有将财富洗之一空,一年存不下积蓄的意思。大门不要放破鞋。破鞋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在古代人们常用来骂一些不检点的人。大门留有破鞋,结果就导致好运不能进宅。不要做大的机械工作工具或者其他设备。若在当天破损,则意味着来年财富的消失,因此在古代,大多商人都会在此日避免大的机械动工运作,以避免坏事发生。元宵节当日,不要借给别人钱,据说这样做的话,会把你的运气借走。元宵节那天避免说脏话或晦气话。据说当天若说了脏话或晦气话,今年就容易祸从口出,带来不吉利的事。再有就是元宵节米缸不能见底,最好把米装满米缸。因为米缸见底,旧有断炊堪虞之说。最后就是不能打骂孩子,避免孩子哭泣。传言,正月十五还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要以喜庆为主。若孩子因父母的打骂责备而哭哭啼啼,是会给家庭带来衰运的。因此,父母要尽量别让孩子哭闹。至于正月十五忌讳女儿回娘家,应该是各地的风俗,蜡烛这里没有这个风俗!究其原因,无非是把嫁出去的女儿当做外人而已吧!7. 春节习俗初一饺子初二面?
问:春节习俗"初一饺子初二面,为何初一吃饺子?初三初四又吃啥?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为什么初一吃饺子?因为饺子原为"交子″,是旧岁新年"交在子时″,因"交饺″二字是谐音,饺子形如元宝,吃饺子就是新年招财进宝之意,所以大年初一要吃饺子。
初二吃面条,寓意是幸福的生活长长远远。
初三包盒子吃,盒子在锅里煮时是转的,这叫"初三的盒子往家转″,转乃赚也,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赚大钱,发大财,而且是往家里赚。
初四烙饼炒鸡蛋,烙饼要翻个,翻个就是翻身,烙饼就是取翻身之意,好日子要翻着个的往上升。
初五是破五,破五就要剁小人,剁完小人捏小人,煮小人,那就还是饺子。没有小人就是没有是非,沒有是非就万事如意了。
祝朋友们鼠年万事如意!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